在這里,想法得以表達,問題得到回應!新華社區的外賣小哥們有了“心”家
發布時間:2024-02-04
春節將至,不少來滬工作的快遞員、外賣員堅守崗位,為這個城市的運轉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而他們,在新華路街道牛橋居民區,有著“第二個家”……
“祝福你們,開開心心過個安全年……”日前,牛橋居委會里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原來,這里正在舉行“小哥休息室·過個安全年”主題聯歡會。通過安全知識問答,讓外賣員、快遞員學習有用的安全知識,還以抽獎的方式給大家送上了節日小禮物。“我在上海沒有親人,很久都沒有過團圓的感覺了,這次來到小哥休息室提前過年,就像回到了‘第二個家’!”快遞員江師傅說。
其實,這次主題聯歡會只是快遞、外賣小哥們在牛橋“小哥休息室”享受各項服務的縮影。主題教育以來,牛橋居民區黨總支在新華路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堅持黨建引領,搭建交流平臺、開展主題活動、提供陣地保障和各類資源支持……深化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聚焦企業發展和群眾所需,不斷推出暖心服務和一系列舉措,在凝聚更多新經濟、新業態企業和新就業群體的同時,充分激活他們的力量,助力區域經濟發展,提升社會治理能級。
構建交流平臺“聚人心”
快遞員、外賣配送員……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就業方式逐漸多樣化,這些穿梭于街頭巷尾的身影日益成為城市運轉不可或缺的一環。“居住在牛橋的快遞小哥很多,但彼此間并不熟悉,由于工作時間的不穩定性,就算是住在同一個地方的兩人也只是點頭之交,這讓他們難以真正融入到社區生活中。”牛橋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彥介紹,為了增強快遞小哥們的歸屬感,牛橋居民區黨總支牽頭成立了“小哥休息室”交流平臺。
有了“小哥休息室”,快遞、外賣小哥們空閑時間可以坐下來彼此交流、相互了解。快遞小哥喻波開心地告訴記者,交流平臺的構建,讓他在這里認識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還見到了老鄉,一下子就讓他在上海找到了親切感。
王彥說,“小哥休息室”其實也是一個“議事廳”,大家聚在這里可以探討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需要的幫助。2023年夏天,上海連續數日高溫,用電消防安全成了關注事項。小哥們提出心中的擔憂后,牛橋居民區黨總支聯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街道平安辦等組團以“新就業群體用電防火、安然度夏”為主題開展了系列活動;逐層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檢查入戶電源、漏電保護裝置,及時更換破舊老化電線,在樓道顯眼處安置滅火器材、張貼安全小標語等,還針對電動車充電的剛性需求,在一樓停車區安裝了一排具有自動斷電、過載保護功能的掃碼充電樁。“我們會將他們的心聲都記錄下來,通過黨建聯建,盡最大的努力找尋解決的途徑。”交流平臺的搭建,不僅打破了快遞小哥們物理與心理的壁壘,也讓他們能夠與同行以及社區居民交流互動,增進相互之間的理解與感情,更好地融入到社區中。
提供服務便利“暖情誼”
交流平臺搭建后,牛橋居民區黨總支又開始著手利用這個平臺為快遞小哥們提供生活服務和工作便利。一方面統籌黨群、市場、社會、區域單位等各方面資源,引入專業機構力量,豐富體育、休閑、購物、理發、食宿等生活便利服務,解決新就業群體衣食住行問題。另一方面,依托陣地空間,提供智能充電、快速換電、學歷晉升、技能培訓等與工作緊密相關的服務項目,為新就業群體的工作便利提供支持。
此外,牛橋居民區黨總支還制定方案,每月定期在“小哥休息室”開展主題活動,每一期活動主題由大家商討決定,圍繞生活和工作各個方面提出疑慮或建言獻策。牛橋居民區黨總支還組織才藝表演、看電影等文體活動。在2023年7月的夏日納涼活動中,不僅準備了唱歌節目,還精心穿插了20分鐘防火知識宣傳,鼓勵快遞、外賣小哥們現場學習使用滅火器材。楊久紅是新入職的快遞小哥,半年前搬到牛橋居民區,對于黨總支的這些活動安排,他深有感觸,“在這里,大家內心的很多想法得以表達,提出的問題也能得到回應,提出的意見建議被考慮和采納,能解決實際問題。”
綜合關懷教育“提素養”
牛橋居民區黨總支了解到,很多快遞、外賣小哥們有學習培訓的迫切需求,因此,充分考慮小哥們的工作特性和時間節點,用好每期的主題活動,在送件休閑時段組織大家參加集中學習和活動,加強對他們的日常聯絡管理。同時,利用空間陣地和網絡資源,實行線上線下雙覆蓋。
在此過程中,牛橋居民區發現,有些小哥積極性很高,踴躍參與社區志愿活動。牛橋居民區黨總支大力推動黨員小哥亮出身份、示范表率,引導更多快遞、外賣小哥愛崗敬業、多做貢獻。王彥說,居民區黨總支還十分注重行業內外雙聯動,依托區域資源優勢,為快遞、外賣小哥定制集學歷晉升、技能培訓、文化陶冶、政策服務等為一體的學習體系,讓更多快遞小哥積極參加各類文化活動。
共建共治共享“齊參與”
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來源廣泛、流動性強、聯系面廣,這些特點與基層社會治理面廣、治理點多、條線復雜等需求相契合。為此,牛橋居民區黨總支通過進一步深化居民區黨建、“兩新”組織黨建、區域化黨建的融合互動,進一步提升治理能級,引導新就業群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此外,牛橋居民區黨總支還大力引導新就業群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當好“民意信息員、文明勸導員、平安巡查員、志愿服務員”。春節前,許多快遞、外賣小哥自愿報名成為社區的巡邏志愿者。“參與到社區治理當中,讓我們也能為社區的美好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更讓我們有了一種‘家’的歸屬感!”外賣員趙師傅說。
據悉,接下來,牛橋居民區黨總支將繼續圍繞解決新就業群體的后顧之憂和發展之盼,堅持從服務切入,從滿足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的問題需求入手,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勞動權益保障和政策支持。根據共同反映的政策、福利、權益等方面的訴求,聯合區職能部門,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專業咨詢、安全培訓、職工權益、法律援助等服務。
圖片來源于新華路街道
撰稿:甘力心
編輯:竺嘉茹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