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通辦】江蘇路街道積極構建“15分鐘政務服務圈” 發布時間:2021-11-15
隨著上海“一網通辦”的全力推進,公共政務服務日益智能化。江蘇路街道堅持以“數據多跑路”換“群眾少跑腿”,進一步強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優化電子亮證功能,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深化落實“兩個免于提交”,“隨身碼”離線服務升級等,為居民辦事提供便利,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18年
上海“一網通辦”總門戶正式上線
一批社區事務被納入“一網通辦” 模式。
2019年10月
更換“好差評”二維碼
上海“一網通辦”好差評上線,讓社區居民體驗政務辦事如“網購”一般實現一鍵“好差評”。江蘇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在政務大廳也全員統一更換“好差評”二維碼,迎接社區居民的“掃碼評價”。
2020年3月
辦事一鍵通
為拓展多渠道溝通,通過江蘇路街道公眾號“長寧區江蘇社區發布”,進入便民大廳-辦事一鍵通,中心組建專門服務隊提供咨詢、材料預審、網上預約等業務。自2020年3月上線以來,已接單處理216人次,幫助解決居民各種問題,獲得一致好評。
2020年5月
“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
“兩張網”建設是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有力牽引。江蘇路街道在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工作中,始終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便利度、體驗度、滿意度。
2020年6月
推出電子亮證服務專窗
首次提出“兩個免于提交”
2020年6月
長寧區第一筆醫保報銷一件事
醫療費報銷“一件事”服務于6月12日在“一網通辦”總門戶“一件事一次辦”專欄正式發布。當月,江蘇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陸續接到了新訂單,醫療費報銷“一件事”服務的嘗鮮者們,已經通過登錄上海市“一網通辦”平臺的“一件事一次辦”專欄提出報銷申請,他們只要等14個工作日后報銷款打到自己提交的銀行賬戶里就可以了。
2020年9月
出生“一件事”、退休“一件事”上線
江蘇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一件事”服務上線,僅需一次申報,從嬰兒出生后的10項事務到退休時的各種相關事項,均可在辦理流程上實現一表申請、一網受理、一體反饋。
2020年11月
試點廉租房一件事
2021年1月
新增長三角服務專區
為全面拓展服務范圍,減少居民跑動,江蘇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于2021年1月,建立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專區。目前已有119個高頻事項或服務實現長三角“跨省通辦”線下窗口實現長三角區域41個城市全覆蓋,線下及電話咨詢100余人次。
2021年1月
成立“小蜜蜂”智能行服務隊
為更好服務轄區老年人及樓宇白領,于2021年1月建立“小蜜蜂”智能行服務隊,定期為轄區內老人開展各類民生知識普及講座,為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提供預約代辦服務,積極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等多項服務,創新發布小蜜蜂空中課堂,以視頻形式傳播各類政策學習,幫助轄區老人跨越“數字鴻溝”。建立以來,已上門服務41次,咨詢168人次,各類新聞媒體報道18篇,引起廣泛關注,獲得多方好評,曾在12345上獲得居民點名表揚。
2021年1月
開發數據智能分析系統
為響應“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號召,建設數字化社區,中心通過軟件開發、硬件改造,建立可視化數據智能分析系統,可在辦事大廳實時觀看大廳叫號、業務辦理量及辦事居民等候時間,可供大廳主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協調安排,減少居民等候時間。通過后臺業務數據分析,為提升綜合受理員業務能力及績效考核建立數據依據。
2021年3月
長寧區第一筆身故”一件事“
江蘇路街道完成了長寧區首例公民身故“一件事”全口徑業務辦理,從收到業務申請到流轉至區醫保中心完成全口徑受理,用時僅短短一天,受到居民的好評。
2021年4月
一碼通行
為順應社區數字化轉型,響應“兩個免于提交”,精簡群眾辦事流程,提升政務服務質效,江蘇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通過硬件升級改造,引進“一碼通行”智能服務系統。辦事群眾只需在前臺掃描隨申碼或身份證取號,后臺實時讀取居民健康信息,無需出示健康碼,同時該辦事群眾的個人信息即時上傳至窗口,當窗口工作人員為該居民辦事時,無需再次出示證件。自2021年4月正式使用以來,獲得廣大居民一致好評。目前,中心受理的所有線下業務均已接入該系統。
2021年8月
推出“電子樣張”便民服務
為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便捷、貼心的服務,江蘇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依托數字化轉型,提升服務能級,在全區率先推出“電子樣張”便民服務。總計篩選出5項高頻業務,將傳統的線下表格紙質樣張轉化為“電子樣張”,放進窗口平板顯示器,標記出必填項目,字體設置大號,方便居民填寫時查看參考。自2021年8月升級“電子表格”后,累計服務居民150余人次,居民填寫表格更加規范,辦理業務所需時間也縮短,居民辦理業務體驗感更優。
2021年9月
構建“15分鐘政務服務圈”
江蘇路街道在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和華敏樓宇黨群之家設置了3臺“一網通辦”自助機,以便小區居民在家門口能夠快速、直接、準確地咨詢政策、辦理業務。在區府辦、區民政局、區大數據中心支持下,在離中心最遠的長新居委會設置了“一網通辦”自助機,通過自助終端,居委干部可以現場視頻連線中心工作人員,滿足了高齡、腿腳不便的老人和早出晚歸的“上班族”們辦理業務的需求,為“15分鐘政務服務圈”注入新的活力,為“數字長寧”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2021年10月
“隨身碼”離線服務升級
江蘇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安排專人引導,幫助殘障人士辦理最新上線的“隨身辦”離線服務,方便了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殘障人士,為他們提供一種離線的健康狀態核驗方式,“離線碼”的有效期為180天。
2021年10月
深化落實“兩個免于提交”
江蘇路街道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優化電子證照調用功能,貫徹落實“一網通辦‘兩個免于提交’”,實現相關事務辦理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此次優化包括殘聯、檔案、公安、住建、工會、經信、糧食、民政、醫保、稅務、衛健等各條線,總計106項內容。
江蘇路街道將持續深化落實“一網通辦”,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優化電子證照調用功能,貫徹落實“一網通辦‘兩個免于提交’”,實現相關事務辦理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為居民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有溫度的服務。同時,中心將進一步加強社區宣傳引導、加強“一件事”綜合窗口建設,積極宣傳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新舉措,做好現場引導、幫辦代辦工作,幫助群眾在辦理時實現“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一體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