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展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煙火氣”和生命力 | 媒體視野中的長寧 發布時間:2025-03-08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全國兩會時間再度開啟。長寧區全力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展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煙火氣”和生命力,引起了各級媒體的高度關注。邀您一起來看看長寧都有什么新動作~
強信心增力量,決勝“十四五”·共享發展
3月2日、4日,《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人民日報APP、人民網、新華社APP、新華網報道:圍繞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涉及的熱點問題,不久前,一場熱烈討論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的立法意見征詢會上展開。街道聯動多家單位,連續3天邀請基層群眾、企業家、專家學者、法律工作者等與會交流。虹橋街道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設立的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之一,至今已經有超過100部法律草案在這里開展立法意見征詢。“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參與國家立法,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虹橋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郭凱說。
《人民日報》相關報道
《新華每日電訊》相關報道
有“磁性”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來自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的一線觀察
3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特稿報道: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全國范圍內的45個基層立法聯系點之一。早在2015年7月,這里就成為全國最早設立的基層立法聯系點之一。2024年1月,距離古北市民中心僅數十步之遙,又增設了首個“上海政協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點”,從立法建言到協商議政,代表、委員、行業從業人員、專家,以及普通市民,形成了踐行中國式民主的“閉環”,單是從虹橋街道古北榮華社區觀察,這里無疑見證了有“磁性”的全過程人民民主。
《新華每日電訊》相關報道
打好營商“八張特色牌”,“硅巷”東虹橋齊發力
3月4日,《解放日報》特刊報道:今年開年,長寧區再度推出優化營商環境“八張特色牌”,聚焦“數據應用、法治保障、預付安心、青春經濟、出海支持、監管增效、人才服務、樓宇提質”等八大領域,努力創造更具長寧特色的營商品牌。
《解放日報》相關報道
長寧:以用戶思維推出更多企業可感可及“首創”
3月4日,《文匯報》特刊報道:長寧區,一系列首創勾勒出區域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的政府有為。不久前,在區域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長寧區委書記張偉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核心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始終把企業的感受度作為制度設計和政策執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用戶思維推出更多讓企業可感可及的創新舉措。”
《文匯報》相關報道
破局之后,預付費監管加速突圍
3月6日,《文匯報》報道:自2024年7月落地全國首家健身行業“公證提存”預付資金監管平臺,長寧區本月又上線了教培行業的“公證提存”預付資金監管平臺,在全市范圍內試點接入12家教培商戶。長寧區在法律、技術層面充分評估風險點,通過市場化方式推廣試點,讓商戶和消費者“用腳”投票,以期與現有監管模式協同發力,重建商戶和消費者之間的信任。
《文匯報》相關報道
從“上海硅巷”到世界港口
3月5日,《新民晚報》報道:在全球物流行業加速數智化轉型的浪潮中,扎根于長寧區“上海硅巷”科創街區的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將其智能產品和服務落地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長寧賦予的不僅是區位優勢,更有一套“潤物細無聲”的營商環境。“無事不擾,有求必應!”譚黎敏用8個字概括政府與企業間的關系。從創業初期僅20人時,長寧區各部門便主動上門指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到如今通過海外檢測認證服務平臺、知識產權布局培訓等精準服務護航企業出海,“政府的溫度與效率,讓我們能心無旁騖地專注創新”。
《新民晚報》相關報道
2025上海女子半程馬拉松賽將在長寧舉辦
3月5日,上觀新聞、中國新聞網、文匯APP、新民APP、新聞綜合頻道“新聞報道”“新聞夜線”欄目、阿基米德APP、澎湃新聞APP、澎湃新聞、勞動報網、青春上海、上海日報網、看看新聞網、東方網報道:2025上海女子半程馬拉松賽將于3月9日(本周日)早晨7點在長寧區鳴槍開跑。今年的賽事以“美耀她力量”為口號,以女性跑者需求為核心,在賽事服務、城市聯動、情感關懷等方面再度升級,展現了獨特的“她力量”與城市溫度。長寧區依托賽事平臺,攜手16家商業綜合體、9家酒店、5個美術館和3座公園等優質資源,為參賽選手和市民推出覆蓋購物、美食、觀影、住宿等多方面的聯動福利。賽事當天,運動員可在相關場所享受專屬優惠,近距離體驗“活力長寧”的城市魅力。
馬耳他駐滬總領事:我在上海享受運動的快樂
3月7日,中國日報網道:2025上海女子半程馬拉松將于3月9日早上7點在長寧區鳴槍開跑,共有7000名跑者參與角逐,其中包括131位來自全世界15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跑者,馬耳他駐滬總領事程麗莎就是其中一員。她表示上海是一座非常適合運動的城市。她期待在周日的比賽中交到中國跑友,享受運動的快樂。
職場爸媽福利,工作育兒兩不誤!長寧區計劃開發1000+“生育友好崗”
3月6日,新民APP報道:近日,長寧區探索實施“十百千”計劃,推動“生育友好崗”就業模式落地實施,營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環境,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提高勞動參與率。
亞洲首座杜比劇場:SFC上海影城(新華路160號)
3月2日,《勞動報》頭版報道:作為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會場,位于長寧區新華路上的SFC上海影城幾乎是所有影迷心中的藝術殿堂。尤其是經過改造升級后,曾經被影迷們昵稱為“千人大廳”的1號廳搖身一變成為“上海杜比劇場”,這也是繼好萊塢、倫敦之后的全球第三座、亞洲首座杜比劇場。自2023年開放以來,上海杜比劇場就成為諸多電影大片中國首映的首選之地。
《勞動報》相關報道
市民藝術夜校春季班3月10日啟動報名,長寧點位更深融入文旅商體展
3月3日、4日,文匯APP、光明日報APP、《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文匯報》、新民APP、《新聞晨報》、周到上海APP、澎湃新聞APP、澎湃新聞、《勞動報》、勞動報網報道:廣受歡迎的上海市民藝術夜校今年春季班將首次開出中老年班、首次在長三角設立分校,且部分課程將計入考證積分。長寧今年的夜校春季班,將更深融入文旅商體展,開放了繽谷廣場、西郊百聯、IBP國際商務花園、金庭莊園、華山路1682教學點等商圈、綠地特色教學點。
資料來源于上述媒體
編輯:陳 莎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